初學premiere剪輯,有這些事半功倍的做法
本人讀大學時是廣播電視學專業,剪輯視頻新聞時,大家常用 或 cut pro(蘋果才有)。在幾年剪輯生涯里,本人有幾點經驗,此貼不算教程,只算是個人習慣的總結,適用于已經接觸后想提高效率的朋友。
剪輯是一門藝術,但當藝術被攤開來看時,一些步驟上還是需要像個機器人一樣去流水線式批量處理,在不需要花費太多腦子的地方批量處理,能夠讓精力更好地集中在需要精雕細琢的地方。
提高效率,從第一步的細節做起
有秩序的素材,是提升剪輯速度的第一大關。
當我們從四面八方拿到素材后,要將素材放在同一個文件夾里。
注意:不要放在存儲空間較少的盤里,也不要放在U盤等外接硬盤里。前者是擔心沒有空間剪輯,后者是影響渲染速度。
素材收集后還要整理,最好重新命名,方便剪輯時快速調用。
新建項目的位置,也是放在素材的文件夾里。
切記,所有跟剪輯相關的,都得放在同一個文件夾。
剪片姿勢:左手剪片,右手鼠標。
剪片的姿勢,并不是頭戴耳機,一手咖啡,一手鼠標。而是左手C、V鍵,右手鼠標。
C是剪刀,把視頻斷開;V是鼠標,切換成鼠標后就可以挪動素材。
左手C、V,右手鼠標,是剪輯過程中最頻繁的姿勢。
萬能的右鍵
在視頻軌道上點擊右鍵,會發生以下神奇的事情:
1.取消鏈接:把視頻和音頻分開。
2.速度/持續時間:調整播放速度的。
3.音頻增益:調節音軌音量。
4.標簽:可以改變軌道上素材顯示的顏色,方便區分。
關鍵幀=你想干嘛就能干嘛
除了使用“效果”中的“音頻過渡”、“視頻過渡”外,還可以手動設置各類效果。
其中最好用的就是“關鍵幀”。
關鍵幀的意思是在一段有規律的變化中,選取變化前端和后端各一個點,然后軟件就可以自動幫你過渡。
例如,要把一個線段的長度0.5CM逐漸變成5CM,就可以在0.5CM處設一個關鍵幀,在5CM處設一個關鍵幀,這樣中間就會自動幫你過渡。
各類動作,例如變形、縮放、位移;聲音大小變化(淡出淡入)等等都可以用關鍵幀,只要跟“漸變”有關的都可以。
操作示范:
設置第一個關鍵幀時:點一下1處,然后修改2處的數值。
點完1之后,會出現下圖
第二個關鍵幀開始的設置就不是按1處,而是按上圖這個點。
修改關鍵幀:右側的菱形可以隨意拖動,點擊后按“”可以刪掉,也可以右鍵做其他修改。
批量生產字幕的方法
字幕一般在視頻、聲音都剪輯好后添加,有很多種方法,這里分享個人平時使用的方法。
1.新建字幕,設置好字體(最好是黑體、宋體等,不要太花哨,否則可能有些字沒有)、字體位置。
建完字幕最好先寫點東西,比較直觀。
拉出文字框時,可以參照下面這條紅線,無論你的字幕有多短,都要拉長,因為這是接下來所有字幕的模板,得照顧到最長的那條字幕,而為了能讓中間對稱點在畫面中線上,拿視頻的邊框當參照最保險。
接下來需要2個“居中”,一是文字選居中,二是框的水平居中。框的居中可以用左下角的“水平居中”按鈕。
這一步驟為接下來無憂無慮批量生產字幕打下基礎。
2.批量生產核心
在項目這里可以找到“字幕01”,也就是剛剛建好的字幕。
在這里,選中字幕01,按下“ctrl+c”、“ctrl+v”,就會出現新的一個“字幕01”,注意:復制后,自動選中的那個就是新的字幕01
然后把這個自動選中的字幕01,拉到時間軸上。
接著重復以上內容。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字幕,就復制幾次。
3.修改字幕、修改時間
拉了一大堆字幕在時間軸上后,雙擊字幕進行修改,并調節時長。
把鼠標移到時間軸上字幕的末端和前端,會變成另一個形狀,可以直接點擊后拖動來修改時長。
最后一步:導出
一般視頻導出,我都會選擇MP4,因為它壓縮率高,壓縮畫質好,而且格式也比較主流,一般播放器都能解碼。
選擇H.264、高比特率就是原始尺寸
雙擊輸出名稱那的藍字,就可以修改名字和保存位置。
如果要壓縮,在下方視頻那里往下滾,找到“比特率設置”把這個數值調小。
左下角有大小估計,不過,這僅僅是估計,一般都會比這個大一點點。
然后導出。
總而言之,最高效的剪輯方法要從養成良好的剪輯習慣開始,要從第一個步驟的有序進行開始,切不可因一時的懶惰而讓剪輯變得無序,從而影響進度。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