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立刻開始錄制練琴視頻 | 如何錄制一次好的演奏?
記錄自己彈琴的視頻,不僅能幫助我們發現錯誤,增強演奏素質,也記錄著我們每一次實現自我價值的里程碑。
?注意:這是一篇嚴肅的操作指南。
給自己錄視頻,是每個學琴者都應該做的事情。
你出門會不會照鏡子呢?一天會照幾次呢?
如果照鏡子是你人生中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那錄制彈奏視頻也應該是學琴的人必須要做的事情。
外表是我們重要的門面,你需要用它在各種場合開啟一場對話,一次約會,或者一場精心準備的演講。
外表是別人開始了解你、愿意了解你的一個重要門檻。
因此我們會好好打理自己,通過鏡子,我們讓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盡可能得體。
而你有沒有想過:彈琴時的你,在別人眼中是什么樣子呢?
鋼琴的本質是一項表演藝術。
學鋼琴要學習一個重要能力,就是在合適的場合隨時展示自己,進行表演。
沒有經過刻意的訓練,你就沒辦法適應這樣的場合。
如果你從來沒嘗試給自己錄過視頻,從來沒嘗試過從他人角度觀察自己彈奏的樣子,那在專業人的眼里,就跟一輩子沒有照過鏡子一樣可怕。
錄制自己的彈奏視頻,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幫我們進行鋼琴演奏的「表情管理」「外貌管理」練習。
我們可以通過視頻,以他人的角度觀察自己,從而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對自己彈琴的樣子進行「梳妝打扮」;
你會開始發現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你彈琴的樣子,真的跟你想像中的樣子不太一樣。
現代人學琴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表演的機會和場合。
前面說了,鋼琴的本質是一種表演藝術;
沒有表演的場合,不僅意味著殘缺的學習體系,也意味著一個極度寬松的環境,會讓我們放寬對自己的要求。
這直接導致了很多人正在慢慢養成一個不自知、但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他們幾乎沒能力完整地演繹任何一首曲目,任何一首手上現成的曲目都是帶有瑕疵的。
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來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情況:
「我現在有一首曲子是可以從頭到尾、完整的、不出錯的彈下來的嗎?」
可能當你真的有一天,有一個機會讓你可以表演、大顯身手的時候,比如你隨便坐在一架鋼琴前跟同事或者朋友們聊著天,突然十幾個人都開始起哄:來一首,來一首……
在這種「不允許出錯」的場合下,你會突然發現:啊……原來我沒有一首曲子是不會斷的。
這就是沒有表演的場合和機會,會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嚴重問題。
破解這個問題,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給自己錄制視頻。
錄制視頻的行為,等于架設了一個時刻存在的「第三方視角」,模擬了一個「不允許出錯」的場合。
在一開始,你還是會出錯,而且可能會因為緊張而錯得更多。
但你會在錄制的時候發現一個很神奇的事情:你對自己的發生錯誤的感知力變強了。
——錯哪兒了?怎么錯的?錯的原因是什么?正確的應該是什么?
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比平時盲目練琴的時候更加清楚了。
這也就意味著你能更客觀地發現和評價自己的錯誤,這是有效解決問題的基礎。
經過長期的練習,你不僅能夠有效發現問題,你還能提升「被觀察時」彈琴的心理素質和心態,這就能極大地提升你鋼琴演奏的綜合素質。
所以還是本文那句話,給自己錄視頻,是每個學琴者都應該做的事情。
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要怎么錄制一次好的彈奏視頻。
手機應該擺在哪?什么角度好?聲音爆了怎么辦?需要什么設備?
本篇文章還會教你怎么拍出一次好的彈奏視頻,適用于每一位有錄制彈奏視頻需求的同學,可用于向老師提交視頻作業、在網站或視頻號上傳自己的彈奏視頻,等等;
也用于指導和鼓勵從未拍攝過自己彈奏視頻的同學,嘗試對自己完成一次完整的彈奏錄制行為,看看視頻里的自己,是不是和自己想象中的自己有所差別。
錄完之后,你也許會更清楚,下一步應該做些什么。
自己錄制會出現什么問題1. 把手機靠在鋼琴的兩側內側進行拍攝
這種拍攝是最便捷的方法,直接把手機往旁邊一靠就行了。
但同時,它也是最不靠譜的方法。
這樣的方法拍出來的視頻,缺少手腕手臂關鍵部位,無法觀察到肢體;
由于是純側面,看不清彈奏的鍵位和指法。
另外,如果你喜歡用前置攝像頭拍攝,在大部分手機上會造成畫面鏡像翻轉。
也就是在視頻里,你看起來在彈高音區,聲音卻是低音區。
這個角度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收音問題。
由于手機直接靠在鋼琴上,會接收到來自鋼琴本體的震動,直接放大你正常的彈奏音量;
回看視頻的時候,聲音會出現一定的偏差,造成「所聽非所得」的情況,比如放在右邊,高音區的聲音會被放大,放在左邊,低音區的聲音會被放大。
不推薦指數:?????
2. 模仿示范視頻,進行垂直拍攝
許多網絡彈奏示范視頻,都是采用垂直拍攝的方法:
這個方法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直觀地看到演奏者所有彈奏的鍵位,非常適合老師用于彈奏曲目示范的場景,讓他人學習如何彈奏一首曲子。
但是如果你是學生錄制這樣的視頻,并上傳給老師點評,那有一個事實你必須要知道:
水平正常的老師,不會用眼睛去看你有沒有彈錯音。
找錯音從來都不是老師的眼睛要做的事情,這個工作是耳朵做的。
老師的眼睛只想看你的手怎么動,發力正不正確,肢體語言如何,坐姿和離琴距離是否正常,等等。
所以這樣的視頻在老師眼里,想看的關鍵部位一個都看不到——真的,很多老師會覺得眼睛沒事干……
如果是我需要點評這種角度拍攝的作業,我會傾向于閉著眼睛聽,從聲音上去找問題,給建議。
不推薦指數:????
3. 畫面不錯,但缺少關鍵部位
不管是在網上能搜到的一些現成的視頻,還是科學鋼琴的同學提交的作業,很多人會選擇如下的畫面構圖
整體上看起來挺好看的,還不錯,也可以看到彈奏的鍵位指法,以及手腕手臂的全貌了。
但還是有一些關鍵部位沒有拍到——比如肩膀、坐姿、離琴距離,等等。
彈琴時由于緊張導致聳肩,是初學者的高發問題,也是沒有老師提醒就容易養成習慣不自覺的問題。
而良好的坐姿,是美觀的必要前提,也是手臂手腕能夠進行良好發力的基礎。
彈琴的人應該隨著時間逐漸明白,彈琴是一個全身都在參與的活動,而非手指的獨角戲;良好的坐姿能給給我們的彈奏行為提供良好的支撐。
錯誤的習慣會自我鞏固的,幫助我們改掉固有習慣的往往不是自己,而是來自于外界的觀察與反饋。
如果能讓老師看到你的坐姿狀態,也許能盡早地幫你扼殺掉一些萌芽狀態的壞習慣哦。
所以,部分軀體也是一個好的彈奏視頻應該展示的內容。
不推薦指數:??
好的彈奏視頻應該怎么拍1. 盡可能包納所有關鍵部位
包含清晰的鍵盤;
包含手指、手腕、手臂乃至肩膀;
包含部分軀體,展示整體的坐姿情況。
2. 收音
鋼琴聲音的反饋,在距離適中的時候才具備較高的質量。
甚至,我們自己彈琴時,耳朵里聽到的聲音都不是最真實的狀況。
一個演奏者在彈琴,我從三個距離來聽他彈琴,能聽到完全不一樣的音質和細節:
a. 站在他旁邊聽
b. 站在他身后1米的距離聽
c. 站到臺下/房間外面聽
都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站在身后1米距離,和站到臺下/房間外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個條件下,聲音傳達到我耳中的內容包含了清晰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是我站在演奏者身旁聽不到的。
站在越近的位置,你越容易受到混響和音量的干擾,讓細節變得模糊渾濁。
設備收音也是一樣的道理。
一般我們習慣于把支架架在側面、貼著鋼琴進行拍攝,我的建議是:
1. 你可以挪到身體側面稍微偏后方的位置
2. 同時把支架拉高
這樣設備會遠一些,聲音進入設備要走的距離更長一點,會獲得更好的音質效果。
如圖:
上述建議是以機械鋼琴為藍本的,如果是電鋼內錄的話,就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了。
在包含了關鍵部位的情況下,怎么好看就怎么來,比如側前方也行。
3. 加分點:燈光
良好的打光讓你演奏的視覺效果更棒。
經過精心選擇的光線讓你的手部和鍵盤更清晰,同時除了手部和鍵盤以外的部分,亮度可以不用那么突出,這樣就能夠產生一種「聚焦」的效果。
不過這個也可以通過視頻剪輯軟件做到就是了,可以使用蒙版功能。
具體的效果,可以參考文章后方的圖示和大白同學的視頻。
其他需要注意的:不要駝背
如果不看手上的工具是什么,很多練琴者的姿態和很多碼字的程序員沒有區別,因為他們都駝背。
(程序員同學有被冒犯到hhh,對不起!)
練琴時是否糾正駝背的問題,甚至可以被用來判斷一個鋼琴老師的洞察力,以及教學素養相關的一些指標。
沒有糾正過這種問題,說明老師自己也并不把鋼琴彈奏當做是一項表演的藝術,而學生必然在長年累月的練習下讓駝背成為一種頑固習慣。
如果你從視頻里看到自己駝背的樣子,可能也會激發你「外貌管理」焦慮,努力改掉它哦。
綜上,一個好的彈奏視頻應該怎么拍呢?
必要工具
手機拍攝支架
角度
身體側后方,距離1米左右
畫面內容
清晰的鍵盤、手指活動、手臂至肩膀、軀體
支架高度
較高,更好的收音和視覺效果
支架未拉高前的畫面:
拉高后:
然后到剪輯軟件里拉個蒙版,加個文字,逼格瞬間拉滿:
到這一步,你對于要怎么拍攝一個好的彈奏視頻有想法了嗎?
我們可以欣賞一下同學的優秀彈奏,看看他們在錄制視頻這件事情上做的怎樣:
@大白同學
科學鋼琴39課作業《秋日素描》
全村最壕@同學
科學鋼琴20課作業《勃拉姆斯第五號匈牙利舞曲》
(施坦威你想怎么錄都行!你畫面全黑我也樂意聽!)
其他角度
當然,不是說其他角度就不行了,我們上述討論的只是我個人主觀認為最優的選擇。
我們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使用習慣,來調整我們的錄制角度。
比如以下幾位同學的角度,我覺得也不錯:
這位同學的視頻雖然缺少了一些上述的內容,但是還是最直觀地展現了最重要的部分,看起來還是非常舒適的。
還有下面這位同學,由于是電鋼內錄,所以也可以選擇從側前方進行錄制,還加了一點「手抖」的拍攝動效,整個高級感有了:
還有大佬級操作,沒有幾年游戲直播經驗搞不出這個東西:
這些視頻的錄制者,都是科學鋼琴的同學們。
作為科學鋼琴的學員,他們從一開始就跟別人走的路有些許不一樣。
他們從第一節課開始就被要求錄制每一首曲目的視頻,變成常態化的學習內容。
開始可能有些不適應,后來他們彈奏的質量和練習效率的提升,成了這個方法最好的證明。
然而,如果你從沒做過這件事情,你就無法體會到這件事情能帶來的好處。
從今天開始,在「第三方視角」存在的情況下進行練習,要不要體驗一下?
優秀作品在哪里
科學鋼琴作為一個成人學琴的平臺,希望向廣大成年網友展示成人學琴的美好愿景。
我們希望所有想學鋼琴的成年人,都能從這些視頻演奏者的專注與熱愛中,找到自己學琴的意義,在浮躁的快餐時代堅持著一份有價值的沉淀。
如果你學習了本篇文章之后,找到一個適合你的角度,拍出了你覺得還不錯的彈奏視頻,歡迎投稿給科學鋼琴的客服老師哦~
我們還開設了視頻號,會定期在上面發一些成人朋友們的彈奏視頻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