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機位同步剪輯
很多時候一個機位是滿足不了影片的影片的需求。比如拍攝一個人物動作,如果能使遠景、近景、特寫等一些鏡頭相互銜接,會使角色顯得更加豐富飽滿。不同的的景別傳達著不同的信息,更容易交待環(huán)境和表達主角的情緒。而多個機位的拍攝,后期如何才能做到完美剪輯呢?其中一種方法是利用EFP技術。
所謂EFP,就是電子現場制作的簡稱,它利用中心控制系統(tǒng),對多個信息的信號進行同步切換,實時完成對多機位鏡頭的選擇,并無縫輸出最終的成品影片,EFP是在拍攝現場利用專用的設備進行制作,包括調音臺、切換臺、內部通話等系統(tǒng)組成。
其實,在后期,利用的多機位剪輯方法就可以出色地完成這一任務。
操作步驟:
1、首先選擇所有多機位拍攝的素材,導入到項目面板。
提示:
(2)如果沒有音頻作為同步的基礎,則需要手動設置好各素材的入點了。
2、右擊,選擇“創(chuàng)建多機位源序列”,之后,多機位素材自動打包成一個剪輯。再在這個新生成的多機位剪輯上右擊,選擇“從剪輯新建序列”
3、在節(jié)目監(jiān)視器(或源監(jiān)視器)面板中,單擊 “+”,找到“切換多機位視圖”按鈕(或者,按快捷鍵 + 0),即可進入多機位視圖。
4、節(jié)目監(jiān)視器面板右側窗口是輸出結果屏,左側的多個小窗口就是不同機位的影像。當播放的時候,所有窗口同時播放。此時,只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點選左側小窗口的某個機位,系統(tǒng)將輸出結果自動切換到這個機位。也就是說,剩下的工作就是來回點選即可。
提示:
(1)時間軸面板里剪輯名稱前的[MC x]代表其為多機位剪輯
(2)注意切換速度。一般來說,切換速度的快慢與影片的類型、內容、節(jié)奏等有關。也需要考慮切換時機,比如某個鏡頭效果不佳時或者某個鏡頭已經表達完整了的時候,當然,有時候一句話沒有說完,也可以中途切換。關鍵還是決定于你想傳達給觀眾什么。
當剪輯完成后,再次點擊“切換多機位視圖”按鈕(或者,按快捷鍵 + 0),就可恢復到一個監(jiān)視窗口。
5、如果對某個機位的剪輯不滿意,還可在時間軸面板里該剪輯上右擊,選擇“多機位”,可以很方便地換成別的相機拍攝的鏡頭。
當然還可以使用別的工具來改變剪輯長度、出點入點等,比如使用滾動剪輯工具等。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