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分鐘即可看完一部電影 常刷的影評、解說類短視頻侵犯了哪些權益
僅需數分鐘即可看完一部電影,如今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電影及電視劇解說、影評類小視頻頗受用戶歡迎,其中不少自媒體號發布的剪輯類視頻點贊量高達百萬。但你知道嗎,這種形式可能已經涉及侵權了。
聯合聲明:視頻平臺、影業公司等將發起維權行動
4月9日,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等協會,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咪咕視頻等視頻平臺以及正午陽光、華策影業等影業公司發布聯合聲明。聲明中明確,對目前網絡上出現的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針對影視作品未經授權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行為,將發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維權行動。同時,呼吁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切實提升版權保護意識,真正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在對影視作品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行為時,應檢視是否已取得合法授權,避免誤入侵權泥潭;呼吁社會各界積極對侵權內容予以舉報、刪除、屏蔽、共同預防、抵制侵權行為,共同維護影視行業的合法權益。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聯合聲明的發布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不少網民表示對此并不能接受,也有不少網友稱,尊重版權,但也不能“一刀切”。
調查發現:50集電視劇被制作100余集短視頻解說
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中,經過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的電影解說類視頻不計其數,這種視頻形式多為電影影評類,通過作者的解說,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講述一部影視劇的關鍵片段或框架,有些還會加入個人點評的內容。
4月11日,記者在手機上打開某短視頻App,搜索“電影”后,系統會自動推薦不少電影解說自媒體號,其中粉絲最多的有5000余萬,此外粉絲百萬甚至達千萬級的影視自媒體號也不在少數。通常情況下電視劇剪輯成短視頻算侵權嗎,影視自媒體會將一部電影剪輯為3條時長各1至2分鐘的短視頻進行解說,自媒體作者通過作品封面調整與電影種類的歸納,讓用戶在界面中可以輕易選到想要觀看的電影解說作品。在眾多電影自媒體號中,不少電影自媒體發表的作品多達上千部。
此外,短視頻平臺中關于歷史題材的電視劇類解說作品也很火爆。在某短視頻App中,一歷史劇自媒體號有著470余萬粉絲量,其深度解說的包括《大明王朝》《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多部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記者注意到,其解說的《康熙王朝》短視頻共108集,而電視劇版本只有50集,在解說劇情的同時,自媒體作者在作品中加入了部分自己的觀點,甚至部分作者借助電影、電視劇劇情的情節進行分析解讀并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解說如此多的影視、電視劇類作品,是否獲取了相應的版權?記者私信聯系不少自媒體作者,均未得到答復。
規范要求:網絡短視頻平臺應當履行版權保護責任
其實,早在2019年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就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和《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規范》中要求網絡短視頻平臺應當履行版權保護責任,不得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絡電影、網絡劇等各類廣播電視視聽作品;不得轉發UGC(用戶原創內容)上傳的時政類、社會類新聞短視頻節目;不得轉發尚未核實是否具有視聽新聞節目首發資質的PGC(專業生產內容)機構上傳的時政類、社會類新聞短視頻節目;不得轉發國家尚未批準播映的電影、電視劇、網絡影視劇中的片段,以及已被國家明令禁止的廣播電視節目、網絡節目中的片段。
市民熱議:生活節奏快
影視類短視頻更受歡迎
記者調查發現,習慣觀看影視作品解說類短視頻的人群不在少數。
“平常工作忙,沒大把時間完整地看完一部電影,經常會在抖音等平臺刷視頻看電影解說,遇到感興趣的電影,我才會去看完整版的,這其實也算是一個篩選的過程。”市民王先生說,此前并未意識到這類作品可能涉及侵權。
25歲的教育行業工作者小劉認為,確實涉及版權問題,該整治。
23歲的陳女士表示,短視頻平臺的影視作品剪輯幾乎都是已上映和播出過的作品,而且內容也都是忠于作品本身,“有的人可能因為喜歡短視頻的內容而專門去看原版影視作品,所以我認為侵權是指將原作品剪輯后進行歪曲或者是用于其他經濟目的,這一類確實應該制止。”
>>律師說法
陜西浩公律師事務所律師盧霞:
是否構成侵權 首先看是否為“合理使用”
盧霞認為,根據《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視聽作品中的電影作品、電視劇作品的著作權由制作者享受,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并有權按照與制作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
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具體為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等。《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了12種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形,包括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報道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等。
“根據上述規定,發布剪輯的影視作品制作短視頻是否構成侵權,首先依據著作權法規定看是否合理使用,如構成合理使用,需考慮該行為是否影響原告作品正常使用及是否不合理的損害著作權人合法利益。”盧霞說,如果既未經制片人許可,又不屬于合理使用,發布剪輯的影視作品可能涉嫌侵害制片人的名譽權、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另外,還可能侵犯到原作中包含的可以單獨行使的劇本、音樂等作品的著作權。
律師提醒:短視頻的發布平臺如果存在教唆、幫助網絡用戶侵權行為的應當與發布者承擔連帶侵權責任。市民觀看未經授權的剪輯作品,如果只是觀看,無復制、傳播等獲利行為,一般情況不屬于違法行為。
北京大成(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韓朝澤:
解說電影類短視頻構成著作權侵權
韓朝澤表示電視劇剪輯成短視頻算侵權嗎,合理使用主要從三個部分進行認定:是否屬于適當引用,是否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是否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解說電影類短視頻以電影主線內容為主,最大限度地壓縮具體情節,致力于精講電影故事,一般時長在5-10分鐘。其視頻名稱就已表明其是對電影作品的介紹和表達,表述都是源于電影內容,整個短視頻表達沒有超出電影范圍。
韓朝澤認為,解說電影類短視頻并不構成合理使用。解說電影類短視頻不僅從形式上不符合“合理使用”的法律規定,而且實質上不符合“合理使用”制度的價值導向,構成著作權侵權。當然,市民觀看這些視頻電視劇剪輯成短視頻算侵權嗎,僅僅是用于個人欣賞,并不違法。華商報記者 于震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